之前我们讲到茶礼与儒家文化、茶艺与佛教文化,今天就再来说说茶道与道家文化。中华文化包容的文化,儒道释三家文化融入了中华文化,但又保持了各自的不同。儒家与道家文化看似两个发展方向,但实际上,儒、道是经常互补的。传统文化反映了儒、道两家这种相辅相成的关系,这在中华茶文化中有深刻的体现。
茶文化的自然观、哲学观、美学观,以及对人的养生作用方面,都与道家的智慧有所联系。有人说:儒家思想主要表现为“茶礼”。道家思想主要是自然境界,于是有了“茶道”。日本茶道更多地表现与“禅”相结合,禅是中国化的佛教,而中国人的根底在于“道”。
文化传统中,强调人与自然的统一,其哲理产生于食不果腹的自然经济时代,极其难能可贵。人们在探索传统茶文化时,探索天人合一是回避不了的。这是否真正能为文人雅士所追求,可另当别论。陆羽探寻茶文化的轨迹大致如此,他选择茶文化,通过不同寻常的经历,与众不同的思维,最终把他的智慧凝聚在“茶”与“茶文化”上,茶文化的伸缩性可充分包容其一生的才华。历史上的文人雅士要施展才华,是极其艰难的,与茶相伴,确实是道家所追求的天人合一了,且表现为对现在的充分留恋。陆羽研究茶,不仅研究茶的物质功能,还大大拓展了其精神功能,并对其进行定位,可谓入道了。茶文化在今天有灿烂的前景,离不开历代先辈的传承。鲁迅先生把在工作之余“有好茶喝,会喝好茶”理解为一种至高的人生境界。“茶里有乾坤”正是道家式的智慧。
部分学者认为:把饮茶推向社会的是佛家,把茶变为文化的是儒家,而最早以茶自娱的是道家。”道家饮茶更加自在,不像佛家讲究精神,也不像儒家那样,讲究器具,礼仪繁琐。道家对茶的研究首推陶弘景,他的思想脱胎于“老庄哲学”和葛洪的神仙道教。陶氏的道家思想和道教化的做法,对后人尤其是道家和道家人影响颇大,如唐代的李治,明代的朱权等。道家修炼主张内省,当饮茶之后,神清气爽,自身与天地宇宙合为一气,这种感觉现在的茶人也能体会到。久而久之,在我国形成以种茶、制茶、冲茶、品茶、咏茶等为内容,又超脱于日常生活的茶事。这与道家的思想是分不开的。茶的保健作用,茶的好乐又养生,且茶又随手可得,决定了茶的可亲近性,使得茶与道家及稍后的道教关系密切。
茶在中国有5000年以上的历史,历史上的三教九流都与茶相关,而历史上喝茶人倒真的有些特殊的风度。道教思想,就是清静无为,一颗平常心,除去以茶人自我标榜者外,一般茶人不论儒、道、佛的信仰差异及程度如何,都有共同特点,即追求质朴、自然、清静、无私、平和,且又常常有些浪漫精神和浩然正气,这自是茶人的特点。茶人这种特殊的气质和修养,与老庄思想的影响有很大关系。中国茶道要旨在无形处,无形的精神力量大于有形的程式,这也是受道家影响的结果。
茶文化与儒、道、佛文化相辅相成,共同融入道中华文化之中,成为其中的一部分,又根植于中华文化,演化出各有特色的发展之道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