北京茶馆多,名气最大的还要属老舍茶馆。
去过的人都说,老舍茶馆“有味儿”。这味道,就是浓郁的文化味,是戏曲文化、茶文化、饮食文化三者有机结合酿出来的“味儿”。仅有这3种文化还不够,还要做到样样精致地道,才能营造出纯粹浓郁的文化特色来。比如,在老舍茶馆,你可以看到展示6种茶馆风貌的精巧面塑,每种茶馆占地面积不足1平方米,但每个面人身着不同的服饰,留着不同的发型,表情也各不相同,柜台上的茶牌各不相同,就连茶客手中的鸟笼子和茶壶也栩栩如生,“每个细节都经得起民俗专家的挑剔。”老舍茶馆的人很自豪地说。
特色是值得关注的,这种特色的形成,并不是一步到位,也不是完全按照既定的时间表按部就班运行得来的,而是经历过一个逐步调整、逐步探索的过程。开始,老舍茶馆的经营面积只有现在的八分之一,所经营的项目只有演出与喝茶;后来增加了餐饮酒家,演出的安排和内容也逐渐丰富;再后来,寻找并培育了自己的茶叶基地,把茶文章做大做精;再后来,新茶调餐厅的加入,四合茶院出现,经营品种逐渐丰富,项目越磨越精越磨越细,产品结构逐步平衡,附加值进一步提高,不仅吸引了初来乍到的游客,还培养出了众多的回头客,老舍茶馆的规模与效益也因此快速提升。
特色的形成贵在坚持。在逐步探索调整的过程中,老舍茶馆的经营曾受到严峻的挑战,经历过资金短缺的窘境,也经历过无人问津的尴尬。但是,老舍茶馆的两代管理者都没有放弃,能够坚持特色、不断完善特色。正是20多年的坚持与积累,才把老舍茶馆打造成为北京旅游的名片之一。
同样值得关注的是,老舍茶馆特色的形成还是一个不断创新的过程。是仅仅继承传统风格还是在继承传统风格的基础上锐意创新?这是摆在每个老字号面前的难题。固守传统不肯创新,就可能脱离现实需要,脱离市场变化;丢掉传统另起炉灶,同样也意味着不小的市场风险。老舍茶馆的经营者选择了在继承传统风格的基础上继续创新。老舍茶馆坚持着“老二分”、“戏迷乐”这样的物美价廉的平民项目,也不断开拓中高端顾客、商务顾客市场,开辟了四合茶院和宫廷茶宴,使顾客群不断扩大;既要吸引游客,更要挖掘本地市民和回头客的潜在价值,老舍茶馆的演出团队走出茶馆进行多场演出,还把传统文化演出送到了社区、学校;茶馆的生意向来是晚上红火白天平淡,老舍茶馆就精心设计内容、价格不同于夜间的产品,把茶馆的场地和时间充分利用起来。此外,2008年,老舍茶馆完成了股份制改造,曾经束缚茶馆发展的体制问题得以解决,老舍茶馆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和空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