秋天,茶该怎么喝? 秋季,早晚温差很大。人们普遍会感到秋天的燥气,不少人都有了“秋燥”的反应:疲倦、总是感觉劳累,工作学习都没有精神。特别是北方地区更为明显,人体也容易出现各种缺水的症状,容易感到口干舌燥,此时饮茶养生讲究温润之道。 饮茶文化 2020年08月26日 0 点赞 0 评论 2367 浏览
【茶艺茶道】饮茶如何配茶点 伴随着饮茶之风兴起,饮茶的同时如何配“茶点”,成为人们普遍关心的问题。就好像饮酒必有佐酒之物,饮茶也必须佐以点心。这种风气在唐朝就已形成。据史料记载,唐代佐茶点很丰富,一些现在想不到能与茶结缘的食物都成为了唐人的佐茶点心。比如粽子、馄饨、饺子、馅饼、大饼,乃至烤羊肉,另外还有水果。 饮茶文化 2020年04月17日 0 点赞 0 评论 2367 浏览
【茶风茶俗】福州新娘嫁人时的茶俗 端午节这天,福建省政和县杨源乡按照新娘敬亲茶的传统风俗,由当年过门的新媳妇,邀请当地上了年纪的妇女,来家里一边品茶,一边评价自己做新媳妇的手艺和人品。交流要怎么样才能当好一名好媳妇,以及尊老爱幼、团结友爱、和睦相处等。 饮茶文化 2020年04月24日 0 点赞 0 评论 2367 浏览
【茶艺茶道】白毫银针的冲泡方法 白毫银针外形优美,芽头壮实,毫毛厚密,富有光泽,冲泡起来优雅动人,非常漂亮。那么白毫银针的冲泡方法有哪些? 怎样冲泡才能显示出白毫银针在水中的迷人风采及优质口感? 饮茶文化 2020年04月24日 0 点赞 0 评论 2367 浏览
【中华茶史】茶,非茶,茶也 佛教中一直都有这样的修炼境界:“看山是山,看山不是山,看山还是山”;宋代学士苏东坡曾说过“茶笋尽禅味,松杉真法音”,可谓一语中的,茶即是禅,禅亦为茶,佛教之修炼境界也可为喝茶之境界:“喝茶是茶,喝茶不是茶,喝茶还是茶”。 饮茶文化 2020年05月10日 0 点赞 0 评论 2367 浏览
茶叶应该怎么样喝才能有最佳抗癌效果 有些人喜爱喝淡茶,有些人喜爱喝浓茶,尽管茶叶冲泡的次数和不同人的口味有很大联系,但从养分吸收上来说,袋装茶最佳只冲泡1次,散装茶则别超越3次。 饮茶文化 2020年11月18日 0 点赞 0 评论 2367 浏览
苦丁茶的历史记载和传说 苦丁茶属冬青科冬青属苦丁茶冬青种,中国古书多称之为“皋卢茶”,为药、饮兼用之名贵保健珍品,已有2000多年的饮用历史。苦丁茶还是中国作为世界上最早栽培茶叶的主要证据之一。东汉<<桐君录>>一书中载曰:“南方有瓜卢木(即皋芦),亦似茗,至苦涩,取火屑,茶饮,......而交广(即两广和越南一带)最重,客来先设,乃加毛茸(绿茶的一种)。” 饮茶文化 2020年06月01日 0 点赞 0 评论 2367 浏览
【茶风茶俗】古人品茶注重些什么? 古人饮茶注重六境:择茶、选水、佳人、配具、环境和饮者的修养,其核心都在把握一个"品"字,十分强调饮茶者的意境。故有"三得"之说:得趣、得神、得味。 饮茶文化 2020年06月02日 0 点赞 0 评论 2367 浏览
杏仁珠贝茶饮润肺缓久咳 感冒除了初期发烧、喉咙发炎等状况,后续的咳嗽也让人困扰,久咳者可依痰量多寡、颜色等症状,喝中药茶饮调理,如痰多色白的寒湿咳,以杏仁粉、款冬花等润肺散寒,而痰多、颜色黄的热咳,则用桑白皮、珠贝等清热化痰,另可按摩穴位,纾缓咳嗽、胸闷等不适。 药茶康养 2020年08月24日 0 点赞 0 评论 2367 浏览
茶,让衰老的脚步慢些,再慢些 青春如花,然花期短暂。幸好有茶,可减缓衰老。自由基的破坏活动是人体衰老的罪魁祸首。衰老固然不可避免,但是总可以让衰老的脚步放慢些,再慢些。 饮茶文化 2020年08月25日 0 点赞 0 评论 2367 浏览